【書的角落】

【書的角落】
【書的角落】

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

第一堂課作業:948794狂每天不習慣事。



呃,同學們:

真是見鬼了!
我從來不知道,原來星期三翻個白眼咻一下又到來了(崩潰)。

美好的四天連假,我在家備課撰寫上課綱要、製作簡報,研讀開給你們的讀本《書房的鑰匙》,以及反覆練習下一堂課的新聞播報。

還有,跟你們一起做了第一堂課的功課:每天做一件不習慣的事。

沒事別教書,根本拿石頭砸自己腳然後還要一副高潮臉。

身體力行,拋磚引玉,我把每天所做的不習慣事,在本課的Facebook社團PO文,率先開了第一槍。心中暗忖:倒是想看有多少人能跟上林北腳步。

啊不是說很確定要修這門機歪到爆炸的課?
老子已出招,你們準備挫咧等!

這功課的公式,是這樣的:事件+體驗/經驗感想+結論

第一天:拉屎滑手機
生平第一次,邊噴屎邊LINE回覆同事公事。
括約肌在運作,手指還要打字滑手機,我實在不懂樂趣在哪。

我沒說的心得是,我有點後悔要跟你們一起做這件不習慣事的功課。

第二天:專心吃一碗雞塊拉麵
捨棄粗麵選細麵條,犧牲掉慣性的拉麵樂趣。
不滑手機不看影片,專心吃這一頓晚餐。

觀察和聆聽到店內其他客人的風貌。
尤其隔壁桌一對男女,男的說他很久沒激情了。
我嘴裏咬著雞塊,聽他說激情不激情的。

第三天:禁語九小時
連自己跟自己嘀咕都不行。完全不發聲音的九小時。
開始思考,作為以說話為專業的人,說與不說之間的學問拿捏。

好友問:那你要不要練習禁慾?
為-什-麼-要-tell-me-WHY-?

第四天:閉著眼睛洗澡
當遮蔽眼睛,其他感官會被打開。
只是,不安全感和恐懼,甚深。

第五天:放下儀態形象
連假開始不刮鬍子,睡醒後頭髮也不整理。
邋遢狀態遊走在社區,還到頂好超市採購食材啤酒。

形象和包袱,暫且卸下。
發現其實根本沒人在乎你那自以為是的形象。
所以做自己,不好嗎?

第六天:倒著走在路上
離開家門即倒著走下樓,走在社區,走到熱鬧的大馬路旁的商店。
路人冷靜裝沒事不免也投以狐疑異樣眼光。

有點羞愧,但也硬硬的頭皮撐過去。
(我以後不用在這個社區活了)

這則PO文底下的留言數,我們累積了344則的討論。

有人改變習慣的路線回家,發現不一樣的風景;有人嘗試硬著頭皮一個人吃飯;有人嗜甜如命喝了無糖綠茶一副快要死掉的樣子,結果他棄屍那盒無糖綠;有人用左手刷牙刷到天長地久搞不定;有人從未喝過冰牛奶然後試了,導致胃難受一整天;有人突破慢熱怕生心房,踏出結識新同學的那一步;有人則是忍住睡前不滑手機百般痛苦⋯

這些日常的平凡習慣,隱藏著多少銅牆鐵壁的,根深蒂固的、理所當然的習性啊!
習性,是一種方便沒錯。我們需要建立這種系統化的規則,來維繫穩定性,以及效率。

另一方面,卻,何嘗不是一種盲點呢?

你們之中,也有些就是狂的瘋癲代表。

比方說下雨的夜,站著騎Ubike衝到捷運站,自以為電影主角那般玩命快遞還甩尾;寒流來襲穿很少走到外頭幻想自己是冰雪奇緣的Elsa,迎風舞蹈高唱Let it go主題曲;然後把頭髮剃光變成一休和尚的;然後還有最意外驚喜的馬戲團特技出現了:

用-腳-刷-牙-還-拍-影-片-!
林北邊看邊超展開龍心大悅,無法克制不斷repeat重看無數次。

不習慣事,即是打開敏銳度的第一關卡。
不論是,相反的日常小事也好,抑或是挑戰就是狂的實驗也罷。
這般知覺,實然牽動自我、思維、個性、認知,以及世俗價值。
我們得以重新檢視,那些習以為常,那些理所當然,那些習而不察的種種。並且,提高意識,去開發,去挑戰,去走一條,不那麼容易,不那麼麻木,不那麼省時省力的,習慣的路。

我認為,我們一起經歷了,一場有趣且生動的作業。




第二週的堂課上,討論完不習慣的事以後,結束時,我提呈了蘇格拉底的這句話。

撇開宗教命理的命運與神祕學不說。
我從Rorty與Foucault的語言觀出發,去理解蘇老先生的「不是為了去發現,而是為了去探索。」

Rorty鼓勵用以新的語彙去看問題,試圖發現新的觀點。
倘若該觀點被所認同,那麼舊有的便會遭遇摒棄、或逐漸死去。

Foucault的論述分析觀點,則是,並不嘗試發掘著名論述中隱藏或隱性的內容,或「隱藏的、祕密的意義」。他希望發掘的是論述形構中宣稱可接受的界線。

這樣的語言思維,展現出沒有存在於語言以外(out there)的語言意義等候發現,就像Rorty所說的:「世界不說話,只有我們說話」。

這是我取信的語言觀。而今,我傳遞給你們。
藉由真實而懷抱高度意識的去活著,去經驗,我們不是發現體驗,而是,我們摸索而獲得這樣的感知和刺激體驗,進而形成智慧。

如此,我們算是值得一活了。

下課後,教室外走廊上,我不確定是正式選修的還是旁聽生,一個女同學給我眨眼送飛吻。
究竟是我的英俊終於遇到知音,還是我的教學魅力948794狂?

女同學,妳冷靜!
師生戀會讓林北登上社會新聞。
臺灣媒體會獵殺林北,然後我人格破產,被妖魔化,直接掰噗。
來,且讓我們發乎情,止乎禮就好。

這件事若是我平白捏造,林北明天出門被卡車碾碎。


阿松
於大坪林文化路房間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