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寶寶︰
我想談談有關「夢想」,以及夢想跟年齡的關係。
正如我說的,這是寫給未來的你的一些話。閱讀的時候,或許你已經處於國、高中時期,恰好是準備轉換成年成人的階段;鍵盤敲下這些字句當兒,再過幾個月,我即將邁入生命的第三十個年頭。
大人的夢想,一般很容易和物質牽扯在一起。
庸俗亦或務實?儼然是個大哉問,極具辯論、討論空間。而我姑且認為,那是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和追求。暫且無關對錯,也無關乎太多道德判斷,關切的是意義與價值。
「夢」是抽象虛幻的,你看不見實際形體、摸不著實際物體;「想」則是動詞,腦袋運轉、運作某些思緒的過程。
「夢想」是什麼?
夢想是一種空想,一種妄想,一種幻想,一種渴想,一種對尚未達到而期盼它成真的假設。
夢想從無到有,當你獲尋之際,你擁有了它。事實是,你擁有的是一份想望、嚮往而至、夢寐以求的一個,假設。
換個說法,夢想其實是「前提假設」,它的落實,在於後續的行動開展。
誠然,實踐與完成需要諸多條件方能成就。很多時候,往往因為遭遇許多的限制和挑戰,因為膽怯裹足不前,因為氣餒而意興闌珊,因為歲月的流逝繁忙的日子逐漸淡忘。那個「前提假設」被擱置在某個不透光的角落,被一層灰塵覆蓋著,不發出任何聲響。
彷彿,它距離我們愈來愈遙遠;彷彿,它如同夢境一般睡醒後已然朦朧模糊。
親愛的,如果你問我,大人是否比較難以有夢,難以浪漫的做夢,難以大膽的去為未來的自己做一個假設?答案恐怕是殘酷的「是」。
身為大人,我不想就此端出什麼冠冕堂皇的藉口搪塞你,或為大人們挽回一些顏面來。否則,我如此這般的大費周章,便顯得可笑。
長大的路途中,我們學習克服種種不確定性,因為不確定經常帶來令人生厭的懼怕與不安全感。我們用以務實的態度去降底風險,去抵抗忐忑不安的動盪漣漪。
所以,我們務實地庸碌,務實地三餐溫飽,務實地捨棄犧牲許多空想幻影,全然為了賺取平穩生活搏鬥奮鬥。
我並非判定務實態度是貶抑的。置身於充滿考驗的現實生活,是務實的他們佇立我們身後,給予我們作夢的能量,讓我們大膽地、安心地去實踐各式大小的,實現自我、自我實現的夢想。
親愛的,夢想的意義,在於勇敢。勇敢不是魯莽衝撞,而是即使心有所懼,仍能竭盡沈著面對應付。
正值青春狂妄的你,正值作夢的歲月年華,能以不顧一切、義無反顧地往前馳騁。那是你的資本和條件。你擁有躍躍欲試的憧憬期望,不知天高地厚沒有框架捆綁你腦袋裏各種綺麗的可能想像。
大人會有所擔憂,會有所顧忌,也會有所支持與鼓勵。也許,大人在注視你的背影時會有所不慎輕聲興嘆︰「年輕真好。」
勇敢沒有年齡限制,夢想意義實然亦是如此。
夢想是你想做的事情,想成就的一個假設中那樣的自己。
十九世紀美國著名作家馬克‧吐溫(Mark Twain,1835-1910)曾說︰
廿年後,你會懊悔更多的是那些現在沒做,而不是真的做了的事。
所以,拋開繩結,駛離安全的港灣。
掌握好你的風向,勇敢地探險,夢想,發現吧。
我說過,生命本身原來就是不確定性的,為此期待相隨,為此欣喜降臨,為此殷殷切切,這麼一趟生命之旅。
不同生命階段,面臨不盡相同的條件限制與挑戰關卡。
重點是,艱鉅荊棘之於,是否足夠勇敢去懷抱夢想、行動夢想、達成夢想?
有一天,你將會體現到現實的殘酷,漸漸掌握到務實以對的能力。
只是別就這樣以為,成人世界或務實是殲滅夢想的殺手。那是你高估了現實境遇,低估了自己。
夢想是你想成就一件事、成就一個自己的態度。
它的價值,無關乎目標大小、偉大或渺小,而是行走沿途,雨落打擊、消沈挫敗、傷痕累累、疼痛麻痺、困頓阻礙,仍能自我提醒不忘初衷初心,竭力達成。倘若真的時不予我,靜待氣候成形;倘若真的無法成全,調整並修訂它。甚或,換一個夢想吧。
重要的是,要快樂做夢。
我們設定「假設」的初始,不是為了「不快樂的假設」。
同樣的,我們長大,我們經歷夢想,不是為了從此不再夢想。
夢碎了,它剩下的是敗破殘骸,還是滋潤其他夢想的養分?
深鎖暗室的那個自己,甘於一輩子的幽囚,亦或打開封塵?
人只能活一回,大大小小的夢有無數個。夢起夢落,最怕是不敢再做夢了。
不論行至人生何處,都別忘了,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力量。深切相信和承擔自我期盼的力量。即便只是,多麼微小的願望與祈求。
不論行至人生何處,都別忘了,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力量。深切相信和承擔自我期盼的力量。即便只是,多麼微小的願望與祈求。
親愛的,我會問你,你的夢想是什麼,在你長大以後。
我希望回答得了你,當你反問我的那時那刻。
p.s. 完成這篇文章隔天,我讀到這一段文字:
⋯夢想是帶著我們穿越人生時空,看見不同風景,最強而有力的翅膀。少了夢想的人生,哪怕再順利、再美好,也是沒有滋味的。
⋯夢想實現的滋味,未必有當初想像的美好。夢想落空的人生,也未必沒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。⋯
因此,重要的不是願望有沒有實現,而是【你】是否喜愛、珍惜自己的人生。
p.s. 完成這篇文章隔天,我讀到這一段文字:
⋯夢想是帶著我們穿越人生時空,看見不同風景,最強而有力的翅膀。少了夢想的人生,哪怕再順利、再美好,也是沒有滋味的。
⋯夢想實現的滋味,未必有當初想像的美好。夢想落空的人生,也未必沒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。⋯
因此,重要的不是願望有沒有實現,而是【你】是否喜愛、珍惜自己的人生。
擷自:侯文詠,《帶我去月球》。
是否略為艱澀了些許呢?
對於十幾歲的你,可能有一點。我也只是比你多領略出其中一些況味而已。
有一天,你會懂得的。如同有一天我開始醞釀自己的夢想,某一天我踏上啓程的開端,直到今天,我還在努力構築,並且不時思索,我跟我的那些,夢與想。
寫於 臺北縣‧大坪林文化路的房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