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書的角落】

【書的角落】
【書的角落】

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

蒐集遺照。

欸,是誰規定遺照只能選用一張?

這... 這是什麼鬼問題?

假定我活到八十歲仙遊,在只能選用一張遺照的前提下,我如實地選了一張老年後的大頭照,那些認識我很久的人,不會懷念起過往的那個我,想看看從前的那個我嗎?後生晚輩們,他們眼中的我,僅是長輩一位,還是有著許多超乎他們知道認識的我?
生命有這麼多的重要片段,只用單張相片,好像有點寂寞。

喪禮是個傷感送行的場合,遺照是悼念緬懷的象徵,通常是往生者作好準備,自選最為滿意的,抑或家屬在悲慟情況下挑選,他們認為得體的,供作瞻仰之用。
死亡,本就是無盡綿延,之於生者的無限寂寞。

正因為是一場追憶的道別,最後說再見,熟識我的人跟我的最後聚會,除了安靜躺臥,我還想做點什麼。
我想將不同生命階段,對於我來說這一生極為美好時光的留影,挑選出來,一一編輯圖說,陳列在我的喪禮上。
從幼稚園開始,每一個求學階段,還有最讓我家人與親密好友備感驕傲的大學與研究所畢業照;同時,我會徵詢他們的同意,懸掛一些人的相片或合影在我的告別式上。此生最重要的,便是遇見一些人,在我心裏刻劃深深痕跡烙印,敘說著我們共度過的片段。因為他們,我的家人與好友,讓這條人生之路,不虛此行。

你打算怎麼做?

開始蒐集,我覺得重要的,當然包括自認帥氣的相片,沖洗並加框。另一方面,在恰當的時機,詢問他們,是否同意在我喪禮上,掛上他們的相片或我們的合照。
你知道的,有些人會有所忌諱。不過你也很是清楚,你的他們,真切屬於你的,不會介意的。

你這麼做很霸道,陷於他們若真有顧忌難以答應,便是對你不夠真誠交心的兩難。

那不是我的原意,而是我最後的感念致謝。我又不是在做公關活動,要求人多熱鬧的喧騰認同。
相信我,我愛他們。倘若我問起,愛我的他們會明瞭,我的用意與心情,不帶一絲勉為其難。

回到你的第一個問題,究竟是誰規定遺照只能有一張?

這是天曉得的問題。我不知道。
我的喪禮,絕對不只一張,這點我很肯定。
寫上圖說,我走過一些重要路途,發生了一些至為深刻的事情,遇見今生今世,帶給我多麼溫暖,以及真切領會何謂愛的人們。
躺在那裏,無法再說上一句什麼,可是我相信,那必定是安心安靜、感恩豐盈的,最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